维风解梦网

维风解梦网

梦到自己喝的东倒西歪,做梦梦到自己喝多了东倒西歪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梦到自己喝的东倒西歪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做梦梦到自己喝多了东倒西歪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梦见自己家的佛像都东倒西歪的了+是什么意思
  2. 喝酒“最寒酸”的下酒菜是什么
  3. 李白的小故事
  4. 贺知章写给李白的诗

梦见佛像倒了

道友善问,在下姑妄言之;其实无论在梦中,在禅定中,有种种境界现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其中或阴暗恐怖,或美好殊胜,作为一名真正的佛弟子,此时应保持心中如如不动,不被境界所扰,清净本心一念不起。
《楞严经》中佛告阿难尊者,若能得定,会有种种殊胜的现象现前,同时又说“不做圣解,名善境界,若做圣解,即受群邪”。
定中的好现象我们尚且不应去理会,何况梦中其他种种光怪陆离?有位大德曾对前来请他解梦的人说,迷人在世,似醒实梦,梦中之梦,有甚好说!
此棒喝之语实在告戒我们勿要执著于此啊。
希望在下的回答能有一些帮助,阿弥陀佛!

梦见佛像倒了,菩萨现身

恭喜你,梦见佛或者菩萨是非常吉祥的!
而观音菩萨的化身非常多,并经常以老太婆的身份出现,救度世人。
你梦见的老太太就是这个意思。
金光闪闪也是菩萨的特点。
这不是我虚构的,你去看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什么都讲清楚了。
人出行在外,有可能遇到过去的冤亲债主,要偿还宿债,所以极可能会有一些倒霉的事。
所以我们佛教徒乘车坐船都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以保证安全,诸事顺利!
你跟菩萨的缘分非同小可,我非常建议你家里供奉观世音菩萨,平日多拜佛菩萨,念观音,以后一定会非常吉祥如意的!
恶梦也一定会消失,佛经也讲了,念佛拜佛,“夜梦安乐”!
愿观音菩萨保佑你!

梦见佛像倒了,何解释?

我觉得这是好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本来就没有具体的形象,佛像造的再高大,也是不动的;济公穿的破破烂烂,可确被尊为活佛,因为济公是真的在救苦救难,是真正在行动的佛,是活着的佛,是活动的佛,是活学活用的佛;梦到佛像倒了,应该是开悟了

梦见佛像倒了,何解释?

单从梦中见佛来解此梦,此梦应是好梦,吉祥之梦。
若再结合有此梦以后,你经历的一些事情,综合考虑,是否可验证上述观点,就只有本人清楚了。
有时候于睡梦中见佛,还有佛欲度你,做梦者与佛有缘之意。
总之,从此角度来分析,此梦依然是个好梦。
另外,有句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此言亦有一定道理。
总之,不管是好梦,还是什么梦,梦醒之后是黎明,是一轮红日朗照世界。

梦见佛像倒了,何解释?

感觉有世界性的灾难

梦见寺庙的佛像倒了。

不用往心里去、小事。
你在庙里叩首、庙就是指你的生活圈子、佛像意指你的理想生活、这个梦境就是代表你身在社会里,为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奋斗着。
佛像倒,意指你的生活中出现了你预想不到的变故、当然这种变故泛指很多、可大可小、可能是理想不能得到实现、比如高考失利、也可能是阶段目标没能实现,比如销售业绩没有达到目标、等等。
而看你生活、只是发生口脚、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已、呵呵

梦见佛像倒在我身上

女人梦到佛像大吉,预示着事事平安顺利,生活幸福。
男人梦到佛像,预示着将会因为个人的错误受到惩罚,要小心注意不要做错事。
梦见佛像坍塌:金钱的运势不错,但意外开销多,必须开源节流,虽然有很多赚钱的机会浮现,但也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去开拓人际网路,推销自己的理念争取认同,不宜过于天真乐观,也不要轻易承诺太多自己做不到的事,以免不能实现,反失信于人。
中老年人梦见佛像坍塌预示身体健康方面:仍需继续关注呼吸系统疾病,此外一些慢性疾病有可能会复发。
学生梦见佛像坍塌则考试成绩:懂得将勤补拙,加上长期抗战的耐力,肯坐下来慢慢研究,满满的读通,以的记忆力,真是没有人能够赛过你,不过考第一就没份儿了,因为信心不足,而且的你本来就没什么野心,只要通过就满足了。

梦见佛像倒了自己把他扶起来了

佛子不解梦;随喜赞叹你梦中扶起佛像的功德;南无阿弥陀佛

梦见佛像倒了代表什么意思?

梦见佛像倒了:会因为杂事太多,很容易分心,如果是不必要的聚会或应酬就能免则免,在工作或事业习方面会遭遇一些突发状况,你需要强打起精神应付,不可以置之不理,事业运上吉凶参半,有机遇也易有失误

梦见佛像倒了。



这个不用多想。
安心就好。
随缘

我们通过以上内容了解到梦见佛像倒了是什么意思,梦见佛像倒了好不好,梦见佛像倒了预示着什么这些知识后,是不是明白了周公对梦见佛像倒了的诠释.

据说有一老头爱喝酒,一天捉了一个蚂蚱,放火里烤烤,准备喝酒。
小孙子跑过来,要吃蚂蚱,老头疼爱孙子,把蚂蚱留下一条腿作酒肴,其余的给孙子吃了。
正好有事又忙起来,回来喝酒时,天都黑了。
为了省钱也没点油灯,摸黑喝酒,刚喝了俩口,蚂蚱腿掉地上了。
顺手去摸,摸上来,继续喝酒。
酒喝完了,就睡觉了。
第二天起床一看,蚂蚱腿还在桌子底下,桌子上一个铁钉,已经被咂的铮亮了。

三十多年前,叔公在村头的小河边开了一家小酒馆。
村里的老人在农忙之余都喜欢去那边点上一碗黄酒,聊上半天。
在叔公叔婆口中,李老师是喝酒的人群中最寒酸的一个。

李老师原本是村办小学的语文老师。
WG初起时由于批评某些人写的大字报,被打成反革命饱受摧残。
WG结束后得到平反,但是已过了退休年龄,最后给了些许补偿了事,连退休工资都没有。

之所以说他寒酸,因为他喝酒从不点下酒菜。
而那时农村的小酒馆里卖的酒,酒钱是一分都不赚的。
因为村里有村办的酒坊,小酒馆就相当于代销,聚个人气。
所有的赚头,都来自于自制的下酒菜。
如果酒客不点下酒菜,小酒馆就要经营不下去。
而这个李老师,由于手头拮据,进了酒馆就是点一斤黄酒,只要两毛五。
一毛钱一碟的花生米或毛豆结,他是偶尔点一次,至于稍微贵一点的炸小鱼、烧排骨之类,他是绝对不会碰的。

那时的我才上小学,暑假里就喜欢去小酒馆闲坐,听一些老人“说古”。
于是也就见识到了李老师的“寒酸”———他真的可以吃过午饭后去酒馆点一碗黄酒,边喝边聊,一直喝到日薄西山。

不过,有时候,他会有一些惊人之举,让酒店主人更加觉得他“寒酸”。
一次,他在小酒馆临水的桌边坐下,拿出一根鱼线,线的一端是系着一枚绣花针。
他从兜里掏出几颗晒干的米粒,穿在绣花针上,越过半人高的栏杆垂到河里。
一会儿就看见有小虾抱住米粒贪婪地啃食,他提起鱼线,小虾还是紧紧抱着米粒不肯松爪。
他把钓上来的小虾养在一个碗里,不到半个钟头就钓了十来个,米粒也泡软了不能穿在针上了。
于是他把虾碗里的水滗掉,跟我叔公要一杯开水,直接把虾烫熟了,又跟店主要一点点细盐,仔仔细细地把一只虾剥掉壳,蘸一点点盐,抿一小口酒,咬一小截虾,那感觉,就像在品尝山珍海味。
一开始要的盐末用完了,他又拉长声音喊“阿秀,再给我一点盐”。
“阿秀”是我叔婆的闺名,她拿着一小勺盐出来的时候,真的是满脸鄙夷,嘴里还说着:“李老师,你真会吃啊!
还这么“做人家””(“做人家”在我们方言里是节俭的意思)。
李老师讪讪地笑着,嘴里说着“谢谢嫩哉”(谢谢你了)。
人穷志短,有啥办法?

李老师去世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村里人有时还会提起他那时喝酒的寒酸样。
不过在我的眼里,我倒不觉得他寒酸,更多的是穷人的无奈。

有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姑娘,长大都出嫁了,有一天,老头到大姑娘家去玩,大女儿很关系父亲来看她,请了一大桌陪客,做了一大桌子菜,饭吃完后,老头回家了,回去后唉声叹气,老婆子问老头子,老头子,今天怎么搞的啊,大姑娘今天没把你招呼好,没有弄菜啊,老头说,唉,菜到是有一大桌子哦,可没有吃好,老婆子说那是怎么搞的啊,味道不好还是心情不好啊,老头子说,唉,菜也好吃,可惜就是没有酒。
给了几天老头又去小姑娘那里去玩,小姑娘知道老头喜欢喝酒,家里也没什么菜,田里也忙,就跟老头炒了一盘黄豆,放了一壶酒在家里推磨的磨子上让老头一个人吃,她就去田里做事去了,晚上老头子回家后红光满面,高兴的不得了,老婆子看老头子这么高兴,又问,老头子,今天这么高兴,幺姑娘跟你弄的什么好吃的啊,老头子笑呵呵的说,哈哈,圆黄豆,四六杯,坐在磨子上,喝的轰轰大醉。
可见,喝酒就像俗话说的,怪酒不怪菜,寡酒吞的快。
真正的喝酒人,不讲究菜的

我生活在农村,说起喝酒,我见过最厉害的人,还是我的姑父,长这么大,见过喝酒的人多了,但是看到我姑父喝酒倒还是第一次见到,不是他特别能喝酒,每次看到他喝酒时的下酒菜,我佩服的五体投地,还能这样喝酒?

我姑父快60的人了,几乎天天都会喝上几两酒,据我姑姑讲,他一天不喝酒就浑身没劲,一天也看起来精神状态也很不好,感觉的就像抽大烟的人,烟瘾发作的样子。
每天空闲的时候,都会召集一些狐朋狗友来家里划拳喝酒,刚开始姑姑还会给做几个下酒菜,让他们吃吃喝喝,但是每天都这个样子,谁能受的了呀!
慢慢的姑姑也不做下酒菜了。

后来他们就会去别人家喝酒,今天去我家,明天去他家,反正就是轮流着来,时间一长,他们那些狐朋狗友的家里面,都不做下酒菜了。
有的家里面就会把酒藏起来,不让他们喝。
等到他们都喝光家里的酒的时候,也就不欢而散了。
不聚集喝酒,不等于不喝酒了,在家里也会搜集零钱去买酒喝。
我有一次过年的时候,准备去姑姑家,前一天姑父就给我打电话,明天来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用带,给姑父带二瓶酒就好了。

虽然我姑父嗜酒如命,但是从来也不多喝,我记忆中只有二三次,喝的东倒西歪的,吐的稀里哗啦的,平常的时候,还都可以,最起码能够正常交流。

我姑姑为了不让我姑父喝酒,真的是想尽了办法,严格控制他口袋中的钱,藏酒,家里不放下酒的菜等等,都不管用。
因为我姑姑知道,这样喝下去的话,迟早就会出事。
离医院就不远了。
他有一个酒友,就是因为喝酒开车,把车开到沟里去了,孩子和他都没有抢救过来。
已经走了。

刚开始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我姑父都会去给人家帮忙,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有二口小酒喝喝,自己也会乘机给自己藏一些酒,一备断酒的时候喝,他藏酒也不藏在家里面,农村地方大,荒郊野外都是他藏酒的地方。

后来发现村里自己藏的酒,已经不够他自己喝了,自己也会帮助别人干一些农活,发工钱的时候,他就回去镇上的超市购买散装的白酒,一次性能够买好几大瓶,慢慢喝。

有一次我去姑父家,刚刚到,姑父就出去吧他买的散装酒拿了出来,让我和他一起喝,让我姑姑给他做二个下酒菜,我姑姑一个劲给我使眼色,大概意思就是,不做菜,让他自己喝去,你不要陪他喝酒。
我大概知道了他的意思后,就没有坐在了饭桌前面,一个劲的劝说我姑父,别喝酒了,这东西以后还是少喝为好。
我姑父虽然嘴上答应的好好的,但是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他去厨房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可以下酒的菜,就出去了,别人都以为他自己给他自己去买花生米去了,谁知道过了一会,他回来了,从塑料袋中,掏出一把辣椒,放在桌子上,自己边吃辣椒,边喝酒去了。
边吃辣椒边说,这个酒没有上次那家的好了,度数有点低。
辣椒也没有上次的辣椒辣了。

所以人看的目瞪口呆,这也可以呀?姑父笑着说,辣椒和白酒他都这样喝了好几年了,都是你姑她不给我吃下酒菜,所以就尝试这种方式,感觉喝起来很美,说要给我一根辣椒说,你也尝尝,我拿起来辣椒咬了一小口,头上的汗立马就下来了,这还不辣?姑父吃完手边的辣椒笑着说,我感觉不辣呀?这个辣椒配上大蒜再配白酒,简直是人间美味啊!

我用手碰了碰我姑姑,别让他这么喝啊,那个辣椒很辣的,我姑姑倒是感觉已经习惯了一样,说到,我又管不住他,让他这么喝吧!
那一天喝坏了身体了,走了!
自己还能安生一点。

我姑父倒是说,那个邓小平那个时候喝酒多厉害的,也没有见出现过啥问题,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说完眼前的一斤多辣椒和酒已经下肚了。
看我的都诧异了,见过很多喝酒的,辣椒配酒还是第一次见到。
我姑父倒是挺引以为豪的。
不是他吹牛逼,方圆五十公里的酒友,只有他比较厉害。
敢这样喝酒,其他的人都是小儿科。
看完姑父喝酒的架势,自己都怕了。
辣椒配白酒呀,而且辣椒还是很辣的那种辣椒,不知道喝到肚子里面是什么感觉,反正自己已经怕了。

我把我姑姑拉到一边,低声说到,可不敢让他这么喝酒了。
这样喝酒以后肯定有问题。
以后得看紧着我姑父,别让这么喝了,身体要紧。
还是买一些配酒的菜吧,健康饮食。
让他抿二口小酒就可以了。
我姑姑看着我,点了点头。

下酒菜我见过很多种,但是辣椒配酒,我真的第一次见到,我认为这是“最寒酸”的下酒菜。
真心告诫喝酒的人,适量饮酒!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千万别拿奇葩的下酒东西,当下酒菜。
身体是自己的。
不要等躺在医院时间而后悔莫及。
你们见过“最寒酸”的下酒菜是什么?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讨论!

哦!
我说说你听听,我们邻居有三个“酒鬼”,夏天在外面的树阴凉底下喝着十几块钱一壶的劣质白酒,抽的是两块钱的烟卷,下酒菜嘛是每人一根长豆角蘸着酱油,太阳晒着了就挪一下,直到喝醉为止

我认为最寒酸的下酒菜绝对是拍黄瓜和花生米。
但这两个菜对酒友们来说已经足够了,算是“硬菜”了!
[呲牙]

九十年代初,我们县城里面最繁华的一家酒店叫“富丽酒店”,可以说,是当时的婚丧嫁娶最“有头有脸”的大饭店,里面的厨师都是从外地请来的,档次相当的高。
正如一个镜子的两面,繁华的背后,有光鲜,有落寞,今天我们就来拉拉在县城里面最繁华的酒店里,是怎么吃到“最寒酸”的下酒菜的。

一、每天下午五点左右,总有个小老头,拉着一车的泔水从富丽酒店出来,所不同的是,老头的车子里一股子泔水味,他的身上却有一股酒味。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觉得“拉泔水”挺丢人的,但是没想到,老头闲着没事整天吹牛比,说富丽酒店里面的菜,没有他没吃过的,还指名道姓地说了好几样菜,什么北京烤鸭、麻婆豆腐、东坡肉,他甚至能判断出来,厨师今天的心情如何。

因为厨师的心情好,烧出来的菜就特别入味,色香味够水准,要是厨师头天晚上挨老婆骂了,第二天做的菜绝对像“小学生糊弄老师”一样,草草了事。
但是也没人能吃出来,因为好多人都是第一次,或者第几次吃这种传统名菜,新手是吃不出来的。

当时我差不多上小学三年级,记得有天中午,就看见这个老头拉着泔水车在酒店门口的垃圾箱边一动也不动,好多人路过,看了几眼,但是都被那股浓浓的泔水味熏到了,也有好奇的人试图用手指去试试老头的鼻子有没有气,结果一不小心把老头弄醒了,老头还挺上火,说梦到农村小大姐了,好不容易梦到的,就被弄醒了,真晦气!

我那时候家里也穷,没人管,就经常蹲在酒店门口看老头耍宝,老头啥都知道,大到县里的头头脑脑怎么在酒店赴宴,小到领导司机如何打包好酒好菜,甚至我们小学校长最喜欢吃的糖醋鱼,他都知道。
有一次他问我,我带你去吃好吃的,跟不跟我去?我问他,去哪儿?

他眯着小眼对我说,吃大席,那种体面人吃的大席,满满一桌子的菜,想叨什么菜就叨什么菜,可过瘾了。
我有点心动了。
他对我说,你得喊我一声“大爷”,我才带你去。
我当时就爽快地喊了他一声“大爷”,他很满意,带着我,拉着板车就进了酒店。
门卫还同他打招呼,说这个小孩是谁?他很得意,说“干儿子”。
我当时没反驳,因为我很好奇,这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白吃白喝?


二、老头随手拿起别人用过的筷子,腕子一抖,一块鸡肉进了自己的嘴,溅了自己胡茬上都是鸡汁,瞪了我一眼——吃,还要我教你吗?

进了宾馆,我们并没有从正门进,绕了一大圈,从后面的厨房进了餐厅。
里面几个服务员,衣服紧绷绷地勒在身上,像缠好的“素鸡”一样,对老头喊了一嗓子——老贾,你今天有口福了,今天中午客人吃的急,菜没上齐就起席了,我们也打包几份菜,桌子上还有一大堆呢!

这时候,我才知道他叫老贾。
老贾冲着那群老娘们喷了口烟——我看是谁吃了我的东西,我回头也得吃她身上一样东西,这样才够本!
女服务员们哄堂大笑,甚至有人把打包的东西朝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怀里装,冲着老贾说——就是她,你要是个男人,回头吃给我们看!
老贾朝地上吐了口唾沫——我对小孩子不感兴趣,年纪大了,牙口不好,还是喝我的小酒过瘾。

那群年龄大一点的女同志又在起哄——不是牙口不好,是身子骨不好吧!
老贾拎着我的手,朝其中一间餐厅走,对我说,别听他们瞎说,都是一群下不出蛋的母鸡,斗大的字认不出一箩筐,只能干服侍人的下贱活,你得好好学习,将来比他们有出息!
我感觉这话有点耳熟,好像我爸我妈也对我说过,不过我现在可没心思想这些,因为我已经闻到菜的香味了。


三、老贾一口小酒一口菜,热菜凉菜吃得唾沫星子乱蹦,我坐在一边看呆了。

桌子上差不多有三十多道菜,碟子摞碟子,碟子上再摞汤盆,汤盆上面再放着点心。
好多我都没见过,也没吃过。
老贾拿起主桌上的筷子,放在围裙里面一夹一擦,再掏出来就算是新筷子了,他瞧见杯子里面还有没倒完的酒,就“滋儿”一口,冲着我使了个眼色——你小子不饿?

我觉得有点不卫生,但是瞧见老贾吃得那么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剥了一瓣蒜,权当杀菌了,就开始了一顿“旋风筷子”。
我当时才三年级,人小胳膊短,够不到。
老贾就直着嗓子喊——站起来,站起来就能够到了!

毕竟是县城里面的大酒店,就连剩菜都那么好吃,老贾是一口酒一块肉,我是一口蒜一筷子肉,吃得我小嘴被辣得通红,越吃越想吃。
老贾一边吃一边骂——门口那帮老娘们要成精了,今天烧的桂鱼都被打包了,还有蜂蜜肘子也没有了!

我问老贾,你怎么知道的?老贾说,你没看到主位上别人吃剩的裙边啊,桂鱼要吃裙边,蜂蜜肘子要吃外面的那层皮,现在大汤碗里就一根棒骨了,人家客人肯定不会下手吃的,肯定是那帮老娘们弄走了!

我觉得老贾知识挺渊博的,什么都瞒不过他。
那天中午,我吃了好几样这辈子“听说过、没吃过”的菜——三杯鸡、鱼羊鲜、炸蝎子、八宝饭、银鱼汤,还有好几种,什么霸王别姬之类的,我吃得肚子圆圆的,老贾也是半斤酒下肚,有点飘。


四、孩子,你要记住了,以后别学我,要做就要做人上人,吃头桌席,吃剩菜一辈子都没有出息!

老贾带着我吃完后,打着饱嗝,把桌子上面剩下的汤汤水水都倒进泔水桶里了。
他在前面拉着板车,我在旁边,怀里面抱着半瓶子可乐。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喝可乐,喝下去直打嗝,确实挺“可乐”。
老贾说他们家的猪也喜欢吃酒店里面的菜,回到家差不多三点多了,猪都饿得直哼哼了。

我回家的路上正好和老贾顺路,他醉醺醺地,给我上了一堂人生课,这是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

1、到哪儿都得有人,有关系。

老贾说,你知道我这活有多少人惦记着?我摇头不知。
老贾很神秘,对我说——他们想,也是白想,酒店经理他爹和我是把兄弟,一开始是他爹干,后来他爹喝死了,这好活就轮到我了。
我听着老贾这番话,有点害怕,觉得好好吃饭喝酒就行了,怎么还喝死了?

老贾说,县官不如现管。
之前给县领导开车的司机他爹,也想来蹭泔水吃剩饭,结果没“抢”过他,酒店经理光屁股的时候就喊他“叔”,现在长大了,把这好活让给老贾,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老贾还说,现在都是个人情的社会,到哪儿都得有关系,遇到贵人好办事,你今后肯定会遇到贵人的,不过今天我带你吃顿好的,应该算是你的贵人。
我点了点头,觉得老贾应该是我人生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2、小时候吃苦,长大了才能有福。

老贾对我说,下次想吃好的直接来找他,不过得考试好了才能带我来吃。
我不理解,问他,这和考试有什么关系?老贾对我说——这是给你小子打气,让你好好学,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吃头席,坐正位,菜刚出锅端上桌,你尝第一口,酒开了瓶塞,第一个给你满上,前提你得好好学习,将来做个体面人。

我问老贾有几个小孩,他笑了笑,说自己这一辈子算是毁在酒上了,连个老婆都没混到。
我问他,刚才那几个女服务员对你挺热情的。
老贾说——她们也是拿我开玩笑,她们是伺候人的,我是收泔水的,都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现在沦落到现在。
稍微顿了顿,老贾打了一个饱嗝儿,自言自语地说——之前是浑身使劲没处使,现在是心有余力不足,老了啊!

3、人这一辈子最无价的就是面子,一旦不要脸了,再想捡起来,就难了。

我问老贾,将来能带我一起收泔水吗?到时候我们两人一块吃吃喝喝。
老贾用指关节赏了我一个“脑瓜崩”,对我说,你是个读书的学生,将来要考学的,考很大的学,去大城市,说城里的媳妇,收泔水有个甚前途啊?

我听得似懂非懂。
老贾又对我说——现在有些话给你说,有点为时甚早,将来你上班了,千万要记住,吃了喝了进肚子了,没有人去责怪你,千万不要朝怀里装,一旦被人知道了,可就坏事了!
我问老贾,你怎么想起来对我说这些呢?老贾神神秘秘地说,——这王八我都吃了,要是不操一点心、琢磨一点事,你觉得我能对得起那群王八吗?我觉得老贾是个高人,带我吃大席,还给我说一些高深莫测的话。

长大后,我回想起来和老贾一起吃剩菜的经历,感觉真寒酸,人穷则志短,同样一桌菜,先吃的就是上流社会,后吃的就是社会最底层,小小一桌饭,打开了我对未来的憧憬,虽然很寒酸,但是很难忘。
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又一次走进富丽酒店的时候,吃着热气腾腾的菜,想起来了老贾,耳边似乎又想起了他“滋儿”一口酒一口肉的情景。

我说个真实的最寒酸酒局,有一次几个当保安的柬埔寨人找我去他们宿舍喝酒吃鸡,我欣然赴宴,知道他们本地人穷,我特意带了两瓶洋酒一箱啤酒。
等大伙围坐在桌子边上我傻了,六七个人,下酒菜只有半个咸鸡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半个,但是哥几个都真诚的看着你,那就喝吧,空着肚子喝了半天,也没人碰那半个咸鸡蛋,就这么干喝,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不是说吃鸡吗?鸡呢?柬埔寨哥们答曰:正在捉。

说起这个下酒菜,而且还是“最寒酸”的,历史传说中倒还真有两个,并且这两道菜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说来给大家听听。

首先就是门板钉,就是一普通的钉子,但是这个钉子,说它普通还真不普通,这些钉子都是从门板上拔下来的,而且这个门板还必须是传统老字号酱铺的门板。

什么年代记不太清了,应该是民国时期吧,那时候社会动荡,穷人很多,但是对于一些靠力气吃饭的力巴,即使再穷,也是要隔三差五喝点酒解解乏的。
当然,黄酒自然是喝不起的,只能打些高度白酒来喝。

现在的人不知道,那时白酒是穷人喝的酒,便宜是一方面,关键是度数高,稍微喝点就能过上酒瘾。
孔乙己典当了长衫也要喝的,那是黄酒,自视清高的孔乙己一直没把自己当成出苦力的穷人,所以典了长衫也要喝的,必须是黄酒,下酒菜虽说也比较寒酸,但一小碟茴香豆是少不了的。

只能喝的起白酒的穷人呢?下酒菜就别提了,估计带点味道的就行了,而上面提到的铁钉,据说就是他们日常的下酒菜。
酱铺里门板上的铁钉,因为长年累月吸取酱铺里的精华,自带酱香味和盐味,所以成为了很多穷人的首选下酒菜。
关键是这个铁钉可以循环利用,性价比极高。

怎么吃呢?喝一口酒,就吸允一下这个铁钉,主要就是为了咂摸一下这个盐味,盐为“百味之王”嘛,另外还有传统酱香味,这就足够了。
据说,要想得到这个铁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和酱铺的伙计搞好关系,喝酒时拿着这根铁钉,都要在同是穷人的伙伴们面前炫耀半天,一看就是有关系的人。

另外一道菜虽说也很寒酸,但是要明显比上面的铁钉高出一个档次,那就是鹅卵石,当然也是穷人的专用下酒菜。
鹅卵石不用多,一颗就够了,当然也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最起码要保证有“如丝一般顺滑”的口感。

为说什么这道菜,要比上面说的那个铁钉高出一个档次呢?因为用鹅卵石当下酒菜的这帮人,还不算太穷,最起码还买得起买酱油。
喝酒前先准备一小碟,将打来之酱油置于其中,喝一口酒,然后用心爱之鹅卵石蘸一下酱油,放入口中轻轻吸允,口感、味道俱佳,人间美味啊,让旁边吃钉子的人好生羡慕!

这两道下酒菜,在“最寒酸”的下酒菜排行榜上,是不是能占有一席之地?

80年代初,有一次从大庆去辽宁。
绿皮火车人很多,偏偏到通辽倒车,还要等一晚上。
在我们坐位边上,有两位四十多岁的旅客,看样子是蒙古族人,两个人把羊皮大衣铺在地上,席地而坐。
拿出一个塑料桶,里面大约有五斤白酒,也没有杯,把酒倒在桶盖里,你一盖儿,我一盖儿,没有蚂蚱腿,也没有钉子,说话就是下酒菜。
等到到点儿该上车时那酒只剩个底儿了。

铁棒磨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
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一很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专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没有察觉。

李白不知道老妈妈在干什么,便好奇地问:“老妈妈,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磨针。
”老妈妈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认真地磨着手里的铁棒。

“磨针?”李白觉得很不明白,老妈妈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忍不住又问:“老妈妈,针是非常非常细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

老妈妈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么粗大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这时候,老妈妈才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
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
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幼年的李白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他听了老妈妈的话,一下子明白了许多,心想:“对呀!
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坚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
读书也是这样,虽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多读,天天读,总会读懂的。
”想到这里,李白深感惭愧,脸都发烧了。
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书房,翻开原来读不懂的书,继续读起来。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身长七尺有余(约

1.83米)。
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
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
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回答者: 693058782-试用期一级 3-23 17:06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身长七尺有余(约

1.83米)。
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
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
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回答者: 1050089151-门吏二级 3-23 18:40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这个是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对他们的描绘

磨杵成针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
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瓜烂熟。
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
可是,李白当时也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身上难免有一些缺点。
有一天,老师还在讲课呢,他却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一双大眼睛盯着窗外,脑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妈妈给他讲的金色鲤鱼的故事。
李白想:“那些小鱼穿着金色的鳞片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太好看了。
可是,它们的美丽会不会引来坏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怜。
”瞧,李白开始陷入他自己编织的幻想的世界里。
老师看见李白愣愣的模样,知道他没有认真听课,就停下课来,很生气的说:“李白,你站起来重复一遍我刚才讲的话。
”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同学们都在笑话我吧!
”李白的脸刷的红了,他感到难为情极了。
放学回家的路上,李白还在生自己的气呢。
忽然,他发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
老婆婆磨得很认真很卖力,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老婆婆的额头上滚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着继续磨那根大铁棒了。
李白看见老婆婆这么辛苦地磨铁棒,觉得非常好奇。
于是他跑上前去,来到老婆婆的身旁,一边轻轻地拉着老婆婆的衣角,一边很有礼貌地说:“婆婆,您好。
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继续专心地磨着她的铁棒,头也不回地说:“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哩。
”李白瞪大了眼睛,嘟着嘴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来,慈祥地对李白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哩!
”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个深奥的道理,使劲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后来凡是读书碰到困难,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教导,便抖擞精神,鼓起勇气,坚持不懈地奋力拼搏。
有一段时间,他为了专心读书,甚至搬到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以后取得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诗仙”下凡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大名呀,在中国那可是没有人不知道的。
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了许许多多很有名的诗歌流传后世。
直到今天,很多爱学习的小朋友都在背诵李白的诗呢。
李白写的诗歌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常常把人带到似乎只有神仙才居住的另一个奇幻的世界,所以喜爱李白诗歌的人又给了李白一个美称,把他称作“诗仙”。
李白就像一位洒脱狂放、云游万里的仙人一样,游遍了中国秀美的山河。
他每到一个有特点的地方,总会写下抒发感情的诗篇,而且从来不摆名人的架子,与当地的老百姓成为很好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此,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李白的动人故事。

有关李白的出生,就有一个神秘的传说。
说的是李白的母亲生下李白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她到底梦见了什么呢?原来,她梦到了一片很美丽的星空。
那么多闪亮的星星都在冲她眨眼睛呢,实在让人有些看不过来了。
不过,还是有一颗很特别的星星吸引了李白妈妈的注意。
这是秋天傍晚西方天边上最早升起的那颗最亮的星,叫做太白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启明星。
它是那么耀眼那么闪亮,把夜空中其它的星星一下子就比下去了。
正当李白的妈妈抬着头望着这颗太白星赞叹它的明亮耀眼时,这颗太白星忽然从天上坠下来,落入了李白妈妈的怀里。
这时,李白妈妈感到肚子一阵疼痛。
于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生命便呱呱落地了。
因为这个太白星的梦,爸爸妈妈便决定给他们可爱的小宝宝起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长大后,为了实现帮助君王治理国家、帮助穷苦老百姓多做一点好事的远大理想,用他的诗歌抒发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激励自己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李白真的像一颗明亮的太白星一样,用他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呢。

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
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
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
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
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阳升起在东方。
通过与李白亲切的交谈,皇帝发现这个李白可真是不简单,他的知识如此渊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这样一个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边,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邀请李白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
当时,谁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荣耀的事。
更何况,皇帝还用满桌的好菜亲自招待李白呢。
于是,有很多人羡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
可李白才不怕别人嫉妒他呢,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潇洒狂放。
李白喜欢喝酒,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诗,他倒在长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
在李白喝酒的时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唤,他也不理,而自称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
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
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
这个太监叫高力士,当时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称呼他“阿哥”,王公大臣们也要称呼他“老爹”呢。
高力士心里总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谁敢得罪我!
”所以他整天在皇宫里横行霸道,老欺负那些被他排挤的小官员。
他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呢。
李白呢,其实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
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
”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
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
”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
”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
”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
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
”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
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
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就连千百年后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觉得痛快呢。

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
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
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
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
一天,他收到一个叫汪伦的人写给他的一封信。
信上写着:“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请您来我们皖南泾县玩吧。
”李白看了这封邀请信十分高兴,马上收拾行李就向泾县出发。
可是到了泾县以后,李白朝四周张望了半天也没见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别提万家酒店了。
正在纳闷,一个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来说:“李白先生,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
我就是汪伦。
”汪伦接着便解释说:“我信里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个桃花潭,而万家酒店呢,是说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李白听了,哈哈大笑。
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好朋友。
汪伦邀请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时间,叫妻子做了好多乡喷喷的饭菜,还拿出了酿造多年的好酒热情地招待李白。
他们边吃边聊,真是愉快极了。
后来李白又到附近的几个朋友家住了几天。
可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办呢。
所以待了几天后,李白决定要离开了。
但为了不给汪伦添麻烦,李白并没有专门向汪伦告别,他准备悄悄地坐船回家了。
谁知就在李白已经上了船而船正要开动的时候,汪伦赶到了。
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
李白听到汪伦和村里的乡亲们手拉着手一边唱着为他送行的歌,一边用脚踏出节奏。
李白又惊又喜,他没想到汪伦会和这么多村民一起来河边送他,这些老百姓对他实在太好了。
他只觉得心头一热,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就这样,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诗名叫《赠汪伦》。
诗的后两句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来送我的情谊深呀。

这首送给汪伦的诗为什么会这么美好动人,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呢?因为它抒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普通人之间纯真质朴的友情。
这也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爱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
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
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
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
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
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
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见新词不错,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李白醉意朦胧中,也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就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
”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
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高力士是当时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是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资格这样无礼,李白岂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脑袋了!
但唐玄宗当时心情特别畅快,又见到李白的律诗能在醉意中写得那么完美,就让杨国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给李白脱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
杨国忠捧过研好的墨来。
李白拿过笔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笔地又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

唐玄宗读了很高兴,马上让乐师谱曲,让乐工演唱。

杨国忠和高力士哪儿能忍下这口气,虽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里早把李白咒了无数遍,准备伺机收拾李白。

李白写完诗就睡着了。
李龟年配着李白的诗唱着清平调,杨玉环见那些诗写的全是称赞自己的美丽,也与玄宗尽情赏花才回去。

过了两天,杨玉环一个人唱那几支清平调玩的时候,高力士乘机说:“我还以为娘娘对李白恨之入骨呢,怎么您会唱他的词?”

杨玉环很奇怪地问:“他一个翰林学士,怎么能使我恨他到这个地步呢?”

高力士说:“第二首《清平调》里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那不是把您比作秽乱汉宫的赵飞燕了吗?”

杨玉环想想也有道理,从此,每当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时,杨玉环总在一旁阻止。

李白等了很长时间不见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就干脆向唐玄宗辞去那只能逗君王开心的翰林差事。
唐玄宗虽然爱惜李白的才能,但什么事也比不上杨玉环重要,既然她讨厌李白,就只好赏给李白许多黄金让他出京游历。

从此,李白骑着毛驴云游四方,到华阴时,醉醺醺地想登山,走过华阴县衙门口却没有下驴。
县令不认识李白,见一个小百姓竟敢骑驴闯县衙,大怒,吩咐把李白抓到大堂之上叱问他:“你是什么人?胆敢如此无礼?”

李白当时接笔写下一纸奇怪的供状,上面没写姓名籍贯,只写着:“曾经用皇上的手帕抹嘴;皇帝亲自为我调制羹汤;杨国忠为我捧砚;高力士替我脱靴;天子的门前我尚能骑马,华阴县门口却骑不得驴。

县令又惊讶又羞愧,忙向李白作揖拜谢道:“不知翰林到此,失敬,失敬!

李白高声笑着,骑上他的驴继续浪迹天涯去了。

唐肃宗乾元年间,年过花甲的李白仍在骑着毛驴浪迹天涯。
一天,他正行走在至金陵途中,炎热的天气使他渴得七窍生烟,忽见前边一家门前挑着一面小旗,上书“佳醋”二字。
李白到了门前,见是一醋店。
他想,没有酒喝,喝点醋解解渴也不错。

李白把毛驴拴在树上,缓步走进店来,一看,店内早已坐着一人,看穿戴象个七品芝麻官。
李白懒得理他,就直奔柜台,对店家说:

一人一口加一丁,竹林有寺没有僧,

女人怀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时生。

店家是个落泊文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首诗谜,不一会儿,他就琢磨出了谜底是“何等好醋”。
于是忙拱手笑答:“此乃山西陈醋,北国佳品,客官尽可品尝!

李白很高兴,醋店遇知音,就边喝边与店家聊起来。
一会儿,李白饮完了醋,把醋壶还给店家后说:

鹅山一鸟鸟不在,西下一女人人爱,

大口一张吞小口,法去三点水不来。

店家马上就解出了谜底是“我要回去”,便与李白告别“客官,祝你一路平安!
”李白颔首笑道“谢谢!

县官见李白从进店到走,都与店家说说笑笑,说的什么他不明白,可是把他冷落在一边,理也不理,他可受不了。
见李白转身要出门,就站起来叫道:“且慢,你是何许人也,竟敢在我面前咬文嚼字!

李白回过头来,说:

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挂,

打柴不见木,王里是一家。

说完,解下毛驴骑上,扬长而去。

李白走得看不见踪影了,县官还在那里琢磨这首诗呢。

店家心里知道是“岂有此理”,也假装不明白,让县官琢磨去吧!

关于梦到自己喝的东倒西歪和做梦梦到自己喝多了东倒西歪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李白# 酒菜# 喝酒# 佛像# 姑父